课件编号20275021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 第53讲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课件 练习 学案))(共7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45711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滴定,79张,学案,练习,课件
    (课件网) 第53讲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指示剂选择的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 3.掌握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复 习 目 标 内 容 索 引 考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分析 答题规范(7)  滴定终点判断 练真题  明考向 课时精练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 < 考点一 1.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以标准HCl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 = 。 2.酸碱指示剂 (1)熟记: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 石蕊 甲基橙 酚酞 红 蓝 红 黄 无 浅红 红 (2)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①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 ②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 ③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碱性,应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④一般不用石蕊溶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3.实验操作与仪器的选择 (1)主要仪器 上 0.01 酸式 碱性 碱式 酸性 强氧化性 (2)滴定前准备 滴定管: →洗涤→ →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锥形瓶:洗涤→装待测液→加指示剂。 (3)滴定操作 润洗 查漏 滴定管的活塞 锥形瓶内 溶液颜色 锥形瓶 (4)滴定终点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停止滴定,并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 (5)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 次,根据每次所用标准液的体积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后求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 2~3 平均值 1.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 (  ) 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  ) 3.滴定管和锥形瓶在滴定前都应该用待装溶液润洗(  ) 4.酸碱指示剂越多变色越明显,指示剂至少加入2~3 mL(  ) 5.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 × × × × √ 1.现用中和滴定来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1)滴定:用___式滴定管盛装c mol·L-1盐酸标准液。如图 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滴定前, 读数为_____mL,此次滴定结束后的读数为_____mL,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_____(填“等于”“小于”或“大于”)25.10 mL,可用_____作指示剂。 一、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与数据处理 酸 0.30 24.90 大于 酚酞或甲基橙 (2)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下图_____(填“甲”“乙”或“丙”)的操作,然后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丙 (3)若以酚酞溶液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NaOH溶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20.00 0.48 20.50 第二次 20.00 4.02 24.00 第三次 20.00 1.05 22.05 ①描述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 _____。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盐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滴定次数 NaOH溶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20.00 0.48 20.50 第二次 20.00 4.02 24.00 第三次 20.00 1.05 22.05 ②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_____。 若VA偏大 cB ;若VA偏小 cB 。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偏大 偏小 2.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分析实验误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步骤 操作 c(NaOH) 洗涤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