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81186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77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二模
    二〇二四年东昌府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请将试题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半坡人主要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大量栽培水稻,住干栏式房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影响 B. 地区交流的缺乏 C. 饮食结构的不同 D. 生产技术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河姆渡居民地处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所以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地处在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燥,所以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因此,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不同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河姆渡和半坡建筑样式差异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差异导致,与地区交流缺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饮食结构的不同也是由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排除C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差无几,排除D项。故选A项。 2.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面赏必行,罚必当”;楚国吴起提出“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秦国商联提出“有功者,各以率授上爵。”由此可知,各国通过变法( ) A. 停止了兼并战争 B. 普遍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推动了社会转型 D. 彻底瓦解了旧贵族等级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C项正确;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排除A项;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但并未彻底瓦解旧贵族等级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伺牛者资劳两个月。”秦朝这些规定( ) A. 说明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 B. 反映了法律制度非常完善 C. 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D. 确保了封建国家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伺牛者资劳两个月”可知,评比耕牛及大考核体现了统治阶级重视农业,并对成绩优秀的进行赏赐,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所述评比耕牛和大考核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农耕经济,而不是强调地方行政运行情况,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说明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没有涉及秦朝法律制度,排除B项;材料所述规定有利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从而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不能确保封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4. 北魏王朝提倡“天下为公”,希望能够通过文化的整合,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南朝的后梁王朝提倡“天下为家”,希望能够通过宗教信仰的传播,促进民族间的和谐。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 B. 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已消除 C. 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 D. 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魏和后梁都主张通过不同形式“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反映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A项正确;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已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