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86351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共2课时)2023-2024学年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4-06-02 科目:数学 类型: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605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模块,基础,2021,高教,数学
  • cover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与素养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1)通过不等关系的学习与探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2)经历比较实数大小及证明不等关系的过程,关注逻辑判断与推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⑴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⑵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不等式的第一节,是整个不等式章节的基础,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不等式的性质为学生以后学习解不等式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职业学校数学本身的特殊性,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兴趣需要激发,从学习新知识的意义上来讲,要尽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力争让数学课有趣生动,降低难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与相等关系相比,不等关系在现实世界中更为普遍.不等式就是描述不等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表示形式,我们将通过实数大小的比较,来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1.1实数的大小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两个周长相等的矩形,它们的面积哪个更大呢? 图(1)所示为正方形,面积为3cm×3cm=9cm2; 图(2)所示为长方形,面积为4cm×2cm=8cm2. 由于9 8=1>0,所以它们的面积不相等,且图(1)所示正方形的面积大于图(2)所示矩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引出新知。 (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如果,那么称a大于b(或b小于a). 因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对于任意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对应的点和,如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容易观察到,当点在点的右边时,; 当点在点的左边时,; 当点与点重合时,. 关于实数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以下运算来表示: 要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转化为比较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 【设计意图】总结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利用数轴进一步说明,数形结合深化“作差比较法” (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1】 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因为 所以 温馨提示 【典例2】 比较与的大小. 解 因为 所以 探究与发现 设a,b均为实数,试比较a +b -ab与ab的大小. (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巩固1】比较与的大小. 解 ,因此,. 【巩固2】 当时,比较和的大小. 解 因为,所以,.故 , 所以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五)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1.比较下列各组实数的大小. 2.若,比较与的大小. 3.比较与的大小. 2.1.2 不等式的性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作差比较法为研究不等式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用这个方法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呢?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学习过一些不等式的性质,如: 性质1 如果,且,那么.(不等式的传递性) 性质1表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代数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因此性质1也称为不等式的加法法则. 利用不等式的加法法则,容易证明: 如果,那么. 这表明,不等式的任何一项可以从不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但同时要改变符号.这条结论也称为移项法则. 性质2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性质2表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性质2也称为不等式的乘法法则. 【设计意图】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性质1的证明 由a>b知,a– b>0, 于是 (a+c)–(b+c)=a+c–b–c=a–b>0, 所以a+c>b+c. 实数a、b和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点和,a+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