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09166

高中班会 自我认识 认识自我 素材

日期:2024-06-17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10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自我,认识,高中,班会,素材
  • cover
【高中班会 自我认识】认识自我 课程信息 课程准备:多媒体课件、舒缓音乐、三张不同的自我探索卡 授课年级:高中 设计理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个体的一生划分为八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其中青少年期(12~18 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对抗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性指的是在意识和潜意识的共同作用下,个体认识“我是谁”的状态。认识自我的过程从出生开始,持续个体的一生,在自我意识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也逐渐形成。 进入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进入迅速增强期,学生对于“我是怎样的人”日渐丰富但同时存有不确定性和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因此,在高一阶段引导高中生学会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等)对于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尤为重要。本节课借助自我探索卡和“乔哈里视窗”视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自评和他评两种自我探索卡,引导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个方面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乔哈里视窗”模型。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有更多的勇气和能力去探索自己、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对自己新的认识,并利用“乔哈里视窗”掌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多元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评和他评两种自我探索卡,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个方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教学难点:了解“乔哈里视窗”模型,并利用“乔哈里视窗”帮助自己进行全面、清晰地认识。课程环节: 一、暖身阶段 二、转换阶段 三、工作阶段 四、结束阶段 猜猜我是谁 1、教师出示中国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比较典型的人物特点,引导学生猜出人物名字。 2、学生分享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自己、认识自己呢? 3、请学生分享观点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我”的构成,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猜猜我是谁”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另一方面启发学生人物的典型特征源自不同方面。从而引导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个角度来认识自己,为自我探索环节做铺垫。 转换阶段 1、我眼中的自己 (1)依据班级人数分成3-5人一组。 (2)引导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方面,在学案纸自我探索卡(我眼中的自己)上真实准确写出自己独有的特质。 2、他人眼中的我 引导小组组员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个方面依次对小组的每位同学进行评价,填写学案纸(他人眼中的自己)。 3、分享环节 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索卡,审视并判断自己与他人的评价,进行交流、分享。 4、教师总结并引出“乔哈里视窗”。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我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自我探索,并通过审视、分享两种探索结果,发现自评和他评的区别,探索出自己的不同特点,从而引申出“乔哈里视窗”。 工作阶段 1、介绍:“乔哈里视窗” 2、引导学生结合两张自我探索卡的内容,完成自己的“乔哈里视窗” 3、学生分享: (1)自己的“乔哈里视窗”,哪些评价哪些放在“开放我”“隐藏我”“盲目我”“未知我”窗口 (2)与上一环节的“自我探索卡”相比,通过填写“乔哈里视窗”,对自己认识有何不同 (3)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介绍了“乔哈里视窗”模型,并引导学生结合前两次自我探索,再次汇总填写我的“乔哈里视窗”,加深印象。并通过分享,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全面、清晰的认识。 总结阶段 1、教师总结分享:如何借助“乔哈里视窗”更好地认识自己? 2、教师给予学生祝福。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将前期的自我探索结果进行总结,掌握自我认识的方法,并在未来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