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309408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4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21课
,
登幽州台歌
,
望岳
,
登飞来峰
,
群诗
,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临诗是中国古诗重要的题材类型之一。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中的《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均可视为登临诗。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的名篇,是陈子昂在郁郁不得志时登上蓟北台,俯仰古今,面对宇宙的永恒和天地的辽阔,发出生命短暂和志不得伸的叹息,振响千载。《望岳》作于杜甫青年漫游齐赵时期,诗歌内容虽无登临之实,确有登临之意。面对巍峨耸立的泰山,青年杜甫显示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敢于攀登、睥睨天下的雄心壮志,与其“致君尧舜上”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相互呼应。王安石初涉宦海,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抒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表现了诗人胸怀改革大志,不畏奸邪蔽日的心态,展示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陈子昂个人怀才不遇的孤寂以及天地永恒的宇宙之思和人生短暂的自我之叹所彰显的生命忧患意识,杜甫和王安石年少立志、心系家国的渴望建功立业的生命价值追求,都是诗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审视与观照,也是古代士人“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在登临诗中呈现出的典型审美境界。 所以,以“何人可会登临意”为议题,将《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三首诗歌群诗联读,突破单篇学面层级,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群文的结构化阅读,初步获得关于登临诗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体悟。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涵泳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赏析诗人登临所望之景,体会诗人表达的登临之意,初步建构登临诗阅读的整体性认知。 3.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理解登临诗的丰富内蕴,形成自我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人登临所望之景,体会诗人表达的登临之意,初步建构登临诗阅读的整体性认知。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理解登临诗的丰富内蕴,形成自我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山川名胜视频)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古人常常会登临高山、亭、台、楼、阁等,会因自己的种种遭遇和处境而情思涌动,感慨万千,由此赋诗兴叹,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胸怀抱负,我们把这样的诗歌叫登临诗。看了刚才的视频,结合自己的登高经历,说说你能想到哪些登高诗句? 学生分享登高诗句。 (二)诵读 活动一:诵登临之诗 (1)参照示例,小组合作设计诵读脚本 诗歌 诗体形式 节奏停顿 《登幽州台歌》 古体诗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语速较缓,注意长短参差的句式的停顿,适当拖长或重读,读出时空浩渺和诗人的孤独、悲怆之感。 《望岳》 五言律诗 《登飞来峰》 七言绝句 (2)学生诵读展示,并进行互评。 (手机投屏)展示学生诵读脚本设计 小组推荐代表诵读,学生互评。 教师总结:《望岳》与《登飞来峰》朗读时语调要渐渐变高,前几句稍微放缓语速,以传递出雄阔大气之感,为后两句蓄势,后两句用足气息,将情绪推向高潮,读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决心。 (三)研读 活动二:赏登临之景 学生自主研读三首诗,诗中的哪一处景物最打动你,仿照示例作批注。 (屏显)示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俯仰天地,思接古今。“悠悠”一词 写出了天地的苍茫辽阔和时间的无穷无尽,读者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置身于广袤无边的宇宙背景中。 (手机投屏)学生分享批注。 预设1:杜甫面对巍峨耸立的泰山,无限向往。一个“钟”字拟人,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多情,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一个“割”字比喻,将泰山比作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分出了阴阳,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预设2:王安石登上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千寻”二字极尽夸张,写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5课故乡(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4课诗词三首(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7课孤独之旅(学生版+解析)(2024-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