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9465

人音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第8课 过新年《小拜年》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68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新年,教学设计,小拜年,8课,上册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小拜年》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教材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领悟小拜年的音乐形象,了解民间习俗,激发对拜年气氛的热爱。 2.艺术表现:启发学生用富有激情的声音,欢快活泼地表演歌曲,并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 3.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小拜年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格,完整有感情的表演音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热爱。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律动、演唱、乐器伴奏等形式,演绎歌曲《小拜年》,积累锣鼓经节奏经验。 教学难点: 歌曲中湖南版和东北版“小拜年”的情绪和习俗特点对比,锣鼓镲的创编表演。 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观春节序曲,感新年味 (一)活动目标 通过器乐曲《小拜年》与图片渲染锣鼓欢庆新年氛围,利用小鼓、锣镲的基本节奏,为合作创编乐曲做准备。 (二)活动步骤 1.介绍: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音乐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入今天的音乐课堂! 2.看《春节序曲》,聊过年礼。 师: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收红包、守岁、拜年等。 今天让我们来过个湖南,感受那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拜年的。 3.放《小拜年》伴奏音乐,欣赏湖南人过年的图片:贴窗花、耍狮子、扭秧歌、闹龙灯… 师:从画面中可以知道湖南人在干嘛?过新年 4.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多媒体播放湖南版视频〈小拜年〉)学生听音乐。 5.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活动主题二:齐边歌边舞,欢庆新年 (一)活动目标 基于活动主题一节奏的落实,本主题活动以湖南版“小拜年”为切入点,学习感知地方特色,以东北版“小拜年”来对比学习,完成不同习俗和相同的庆祝方式。 (二)活动步骤 1.师:同学们讲的很好,过年的时候敲锣打鼓的,非常热闹,那老师也带来了锣、鼓、镲!我们一起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怎么演奏的呢? 2.聆听音乐,模仿敲鼓。 3.集体念节奏,模仿鼓敲一敲(用手敲桌) 4.用不同的方法模仿“镲”(用双手拍击) 5.挑战自我(在“呛”的地方模仿“锣”,拍手) 6.锣鼓镲齐奏,部分学生用乐器合奏。 (注意:强调2|4节奏的强弱规律) 7.介绍湖南花鼓调。 师:同学们敲的很好,湖南人过年时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直到元宵结束,在新年里,有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去拜年!我们一起扭秧歌,给湖南小朋友拜个年吧!(播放视频《花鼓调》,让学生适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了解不同地域风俗习惯) 8.聆听东北版小拜年。 师:听完湖南小朋友带来的《小拜年》再次走进东北,来聆听东北版的小拜年,感受乐段的音乐特点,欣赏视频,找出有什么风俗习惯,爱跳什么舞蹈。同时强调节拍的强弱规律,完成对比图表。 9.完整聆听小拜年划分乐段。 师:让我们根据音乐内容来创编表演乐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出现了几次鞭炮声、合奏、唢呐和锣鼓的对答。我们可以给相同乐段创编舞蹈,来表演乐曲。 活动主题三:悦歌舞融合,赞新年福 (一)活动目标 通过观看、模仿,让小朋友在合作中实践锣、鼓、镲伴奏,激发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了解中国民间敲锣打鼓过新年的习俗由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步骤 1.年的由来讲解,声势律动用拍手等方法来驱赶年。 2.看视频模仿和创编节奏,用乐器合奏来表现过年开心的心情。 3.师生合作表演扭秧歌舞蹈。 4.采用多种形式,如模仿吹唢呐、跳扇子舞、跳绸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