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4686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788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历史,八年级,编版,学年部,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 近代外交 = 屈辱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新中国的建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结束了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篇章。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素养本位真实情境 多元评价深度学习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全面概括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及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时间、会议等相关事实。 2.通过分析材料,全面归纳“求同存异”方针的影响以及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外交政策和重要人物所起的作用,养成关心国家和国际大事的习惯。 真实情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保证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人捣乱。 ———巩固了新中国的 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使新中国不至于处 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史料链接 阅读文本,结合课文,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什么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态度如何 敌视态度:外交孤立,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面对美国对华态度怎么做? 中国 世界 积极 主动 打破美国封锁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 20世纪五十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的时间: (2)内容: (3)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 和 ,分别与 、 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4)意义: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外交成就1: ①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合作探究 有人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你有何看法?理由是? ①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 ②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③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④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习近平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时间: 性质(特点): 地点: 中国代表: 提出方针: 意义: 万隆精神: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周恩来 求同存异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亚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