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4992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52466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素材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壹 逐梦苍穹-中国载人航天三十载 学习目标 1.通过时间轴和表格,梳理不同新中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了解“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概况,分析研制成功的意义;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学习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家国情怀) 壹·以身许国铸重器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壹·以身许国铸重器———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含义: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最初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两弹”现即指:一弹是指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壹·以身许国铸重器———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64年 1970年 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 第5个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国家 第4个自己研制 氢弹的国家 壹·以身许国铸重器———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3.原因: 根据材料,思考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一:1945年美国首次试爆原子弹;1949年苏联首次试爆原子弹;1952和1960年英法两国相继试爆原子弹。美苏英法都已经有了原子弹,联合国“五常”当中就只有中国没有。在整个50年代,中国曾经三次面临美国赤裸裸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材料二: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维护世界和平 保卫国家安全,增强国防防御实力 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壹·以身许国铸重器———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4.代表人物: 在中国核武器史上永远少不了一个人的存在———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良好的成绩圆 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1947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 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 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理论研 究工作奠基者。 邓稼先(1924-1986)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邓稼先 中国原子弹历时5年,氢弹历时2年8个月。 苏联原子弹耗时6年9个月,氢弹4年。 美国原子弹历时6年,氢弹7年3个月。 法国原子弹耗时15年,氢弹8年6个月。 壹·以身许国铸重器———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钱学森(1911-2009) 钱学森(1911-2009) “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 钱学森和蒋英 人物扫描:邓稼先,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58年的一天,在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