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28350

2024年中考 历史总复习 专题训练1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5次 大小:1187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答案,建立,中华民国,民主革命,中考
  • cover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10年7考) 大单元线索梳理 大概念:艰难的民族民主革命 因果联系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促进资产阶级实力的不断壮大,为开展民族民主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妥协性和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在中国社会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0年2考 革命志士的奋斗 10年7考__ 中华民国成立10年1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0年2考 革命志士的奋斗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人物简介 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通过行医实践,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孙中山(1866—1925) 成立兴中会 _____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130周年,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 1895年,谋划广州起义失败。流亡海外,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成立中国同盟会 目的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成立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机关报 《_____》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平均地权” 地位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_____革命政党 影响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提出三民主义 概况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_____”)三大主义[2016.26(2)第一问] 地位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人物评价 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2021.13) 革命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发动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大振同盟会声望(2)1907年,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孙中山与黄兴共同领导广西起义(3)1911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领导广州_____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 10年7考 中华民国成立10年1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 时间 1911年(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背景 (1)革命的必然性:《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如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等,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推动革命进程(4)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2015.8)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要点信息:起义地点武昌;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宣布独立特点:宣布独立省份遍布全国,南方相对较多 指导思想 “_____”[2016.26(2)第二问] 近代化探索层面 政治制度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标志:武昌起义(2023.13、2014.9)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主要力量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结果 起义在_____三镇取得胜利,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影响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