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0859

2024年河南省淅川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5437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河南省,淅川县,中考,二模,历史
  • cover
2024年春期九年级中招模拟训练 历史试卷(二)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24.5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A.中原文化,开放包容 B.书法艺术,丰富多彩 C.书写材料,不断改进 D.学术思想,繁荣发展 2.韩非认为君主应该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威,有了独尊的地位,然后才能驾驭群臣,使统治稳固。这表明韩非强调 A.明确尊卑等级 B.以法治国 C.加强君主权力 D.无为而治 3.历史研究往往通过零散的遗迹、斑驳的古迹等来触摸,而这些零散的遗迹、斑驳的古迹等构成了历史证据。下列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三国吴简 B.《三国演义》C.官渡之战战场遗址D.《资治通鉴》 4.“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开元得益于 A.注重文教 B.轻徭薄赋 C.科举取士 D.用人政策 5.由于简重帛贵,早期书籍多言语精炼,学习时需老师讲解。纸出现后,老师便习。这强调了纸的发明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消除了贫富差距 C.提高了教学水平 D.便捷了知识传播 6.唐代北方移民将复栽技术带入江南地区,实行土地连作,地区总产量提升了一倍,宋代北方移民又带来了稻麦轮作制,使得农作物变为一年两熟,产量超越北方。这表明推动南方农业发展的是 A.人口的快速增加 B.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 C.优越的气候环境 D.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7.这一地区不但是东亚海域国际商贸转运站,更具有中国东南海疆藩篱的作用,却被荷兰殖民者所窃取,直到明清易代之际才回归祖国。促使“这一地区”回归祖国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8.成书于明代的这本著述收录了上万个药方,详细记载了大量药物的功能效用,并附以人参、黄芪、甘草等药物的具体形态图。“这本著述”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伤寒杂病论》 9.《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连下“开捐输(将财物捐助缴纳给公家)”“裁浮费(不必要的开支)归公”等一大串的搜刮命令。这表明《南京条约》的签订 A.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B.加重了清政府财政负担 C.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 D.提高了清政府行政效率 10.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立宪派的梦想破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实现政治变革。”该学者强调此事件 A.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近代革命探索 D.实现社会风气转变 11.通过下面表格中产业工人数量的变化。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时间 甲午战争前后 辛亥革命前 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 约10万人 约60万人 约200万人 A.列强侵略阻碍了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C.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D.工人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12.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下达作战命令:“为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乘敌人对晋察冀“扫荡'较为缓和之际,发动战略突袭。”这一战略行动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抗日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3.“它从经济基础上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同时也削弱了富农阶级。没收或征收的土地、财产全部分给了贫雇农和部分下中农,使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到总面积的95%”。材料评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下面两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反映的事件共同点是 牛胰岛素的合成实验 屠呦呦在实验室 A.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 B.保护了人类的生命健康 C.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D.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15.随着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之前各国间的贸易壁垒破除了,大量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涌入东方,他们在亚非的许多城市从事商业经营,一个由印度至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就此建立。这反映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