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1083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1331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明朝,科技,建筑,文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古代史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时空观念: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明朝科技名著的特点;明白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了解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02 家国情怀: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03 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2022年课程标准 目录 一 科技名著 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三 小说和艺术 一 科技名著 一 科技名著 01 《本草纲目》: (1) 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2) 内容: (3) 外传:传入日本和朝鲜,之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记载大量药物、药方和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4) 影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李时珍像 相关史事: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 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02 《天工开物》: (1) 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2) 内容: (3) 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宋应星像 相关史事:《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 灌溉图 纺车图 治丝图 冶铁图 挖煤图 炼水银图 史料实证 03 《农政全书》: (1) 作者: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2) 内容: (3) 地位:《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徐光启像 相关史事: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史料实证 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01 明长城: (1) 背景:为了防止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 概况: (3) 影响:①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②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①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②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将驻军与屯田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山海关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在此构筑。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是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史料实证 金山岭长城(河北滦平与北京密云之间) 慕田峪长城(北京怀柔城北) 八达岭长城(北京延庆境内)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在山西代县城西北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被人称作“三关冲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