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3116

莎士比亚戏剧课件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5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莎士比亚,戏剧,课件
  • cover
课件16张PPT。第一时期(1590-1600)———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基本形成。 ?喜剧和历史剧 第二时期(1601—1607)———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深化。悲剧、悲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2)———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传奇剧威廉·莎士比亚福斯塔夫是莎土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 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到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 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 恩格斯称之为“福斯塔夫式背景” 。历史剧特色:(1)具有史诗的宏大规模 《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2)鲜明地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 (3)出色地描绘了“福斯塔夫式背景”和“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 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形象一方面 他是自私贪婪的吝啬鬼,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后人用“夏洛克”比喻贪得无厌、狠毒无情的放债者 冷酷无情的人。他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另一方面,他是倍受歧视的犹太教徒。 虽然长期生活在威尼斯,但因为是犹太人,而处处遭人排挤,甚至有人骂他是犹太狗,他也是个可怜而悲哀的人,因此这样吝啬至极的人,最终做出宁肯放弃六倍的高息不要,而坚持要割一镑肉的举动。 这个既让人痛恨又让人悲哀的人物正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而莎士比亚则成功地通过这出喜剧将这一个社会矛盾集中地表现出来。(六)悲剧第一个时期的悲剧2部:以《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代表;《泰尔亲王》 第二个时期的悲剧:8部,以《哈姆莱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最具代表性,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四部罗马史悲剧《科利奥兰纳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特色———性格悲剧哈姆雷特——— 忧郁与延宕 奥赛罗 ——— 轻信与嫉妒 李尔王 ——— 刚愎与愚蠢 麦克白 ——— 野心与贪婪 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莎剧翻译家卞之琳总结说:“就莎士比亚悲剧而论,客观上恐怕难于否定这四个‘最’字称号:《哈姆莱特》--地位最重要;《奥赛罗》--结构最谨严;《李尔王》--气魄最宏伟;《麦克白》--动作最迅疾”。 (七)传奇剧一生写了4部,均在第三个时期。 特色: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节可归纳为“起初反目,最终言归于好”的模式,贯穿宽恕、和解的主题。 代表作:《暴风雨》 《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泰尔亲王配里克利斯》四、 《哈姆雷特》分析(一)悲剧的历史来源 (二)悲剧内容介绍 (三)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四)艺术特色 (二)悲剧的情节梗概第一幕 矛盾冲突的揭示 第二幕 矛盾冲突的高涨 第三幕 矛盾双方的照面 第四幕 矛盾冲突白热化 第五幕 矛盾双方的对决 (三)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 从王子到作为政治家的哈姆雷特 从王子到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 从王子到作为战士的哈姆雷特 总结 快乐的王子:高贵的出身 纯真的感情 良好的教育 发疯的王子: 从王子到作为政治家的哈姆雷特富有责任感的政治家 不成熟的政治家发疯的王子:从王子到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社会的先知先觉者 自我怀疑的宿命论者 复仇的王子: 从王子到作为战士的哈姆雷特坚强果敢的行动者 难于重振乾坤的失败者 总结从戏剧形象上看,哈姆雷特的忧郁实际上是 文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