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2925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1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七年级,音乐,人教,格式,单元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校园的早晨 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校园的早晨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音乐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2日 上午第二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用正确的气息和音调演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唱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弘扬正能量。 4. 教学重点: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理解。 5.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部分,需要学生准确掌握音调和节奏。 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 1. 歌曲旋律:学生需要掌握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能够准确地唱出每个音符。 2. 歌词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合唱技巧:学生需要学会合唱技巧,能够与其他同学一起准确地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 1. 歌曲旋律:对于一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掌握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2. 歌词理解:歌曲的歌词可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理解。 3. 合唱技巧:合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对于一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点。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 分步骤教学:教师可以分步骤地教唱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让学生逐渐掌握旋律。 2. 实例分析:教师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唱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 案例研究法:教师提供一些校园生活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歌曲进行分析。 - 项目导向学习法:学生分组完成合唱任务,通过实践来提高合唱技巧。 2. 教学活动设计: -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歌曲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 - 实验: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合唱实验,通过实践来提高合唱技巧。 - 游戏:教师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含义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使用PPT展示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 视频:教师播放一些校园生活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 - 在线工具: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在线音乐工具,如音乐软件或网站,来学习和练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教材: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歌曲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播放校园生活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校园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最喜欢的校园时光是什么时候?”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和兴趣。 - 学生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经历,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校园的早晨。 2. 讲授新课(20分钟) - 教师讲解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演唱。 - 教师针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 教师通过PPT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3. 巩固练习(10分钟) -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理解。 - 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