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33197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红旗颂》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78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红旗颂,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 ———《红旗颂》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 ,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 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会作品背后隐含的人文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够分辨乐曲两个乐段在旋律、节奏、力度和演奏乐器上的不同。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 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 疏密相间, 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这节课,让我们怀着浓厚爱国之情,一起欣赏《红旗颂》 分段欣赏 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歌曲速度的变化:慢—快—慢。强烈的自豪感。) 1.作品介绍 《红旗颂》创作于1965年,并于同年在“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成功!《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景象。 2.简介管弦乐队构成 (1)管弦乐———就是由管乐和弦乐一起演奏的乐曲。(2)管弦乐包括:a、铜管乐器(主要有:小号、长号、圆号、低音号)等。这组乐器嘹亮高亢、雄壮辉煌。b、木管乐器(主要有: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等。这组乐器音色多彩、穿透力强。C、拉弦乐器(主要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这组乐器优美抒情、表现力丰富。d、打击乐器 (主要有:定音鼓、大鼓、小鼓)等。这组乐器稳定节奏、统一乐曲。 3.聆听A乐段 引导感受音乐的气势,演奏乐器、旋律、节奏、力度的特点。并指导学生用“la”哼唱A乐段主题。(节奏规整,力度较强,气势宏伟、壮观、激昂,演奏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4.聆听B乐段 引导学生听辨音乐在演奏乐器、旋律、节奏、情绪方面有什么变化?并指导学生用“lu”哼唱B乐段主题。(节奏自由,力度稍弱,旋律优美,体现赞美之情,演奏乐器:双簧管) 对比A乐段、B乐段,哪段更有行进感,哪段更适合演唱。(A乐段有行进感、B乐段适合演唱。 5.总结全曲结构。(旋律出现的顺序依次:A-B-A'。总结乐曲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有引子、第一部分(A主题)、连接段落、第二部分(B主题)、第三部分(A'主题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 整体欣赏 1、引子:曲调坚定有力,圆号的连接庄严而神圣。国歌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自1840年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永远地站了起来! 2、主题一:曲调主要写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景象,用颂歌般地旋律,抒发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面对无数先烈染红的旗帜:激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充满憧憬、无限幸福地、无限伤感地和对红旗的无限爱恋地.....既有对革命胜利的欣慰又有对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无限怀念与追思。音乐重复一遍,可以听到隆隆的礼炮声。 3、主题二:音乐急转双簧管柔和哀怨地开始,让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中提琴的重复使人想起过去革命开始的岁月的艰难,人民生活的艰辛,共三遍 4、低音响起,如同黑暗年代的白色恐怖,这是像一个感人告别场面,哀婉而缠绵,最后小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