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相关音乐作品。本节课将重点学习歌曲《长江之歌》,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长江,感受长江的壮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歌曲《长江之歌》的演唱技巧; 2. 歌曲《长江之歌》的曲调和节奏; 3. 歌曲《长江之歌》的词曲创作背景; 4. 歌曲《长江之歌》的音乐风格; 5. 歌曲《长江之歌》的合唱技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江之歌》,使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相关音乐作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演唱《长江之歌》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长江之歌》,使学生感受到长江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 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长江之歌》所传递的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审美目标:通过对《长江之歌》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歌曲《长江之歌》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 (2)歌曲《长江之歌》的曲调和节奏:理解歌曲的旋律线条和节奏特点,能够跟随音乐准确地演唱。 (3)歌曲《长江之歌》的词曲创作背景: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4)歌曲《长江之歌》的音乐风格: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5)歌曲《长江之歌》的合唱技巧:学习合唱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合唱表现力。 2. 教学难点 (1)歌曲《长江之歌》的音准和节奏: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具有一定的难度。 (2)歌曲《长江之歌》的旋律线条:理解并演唱歌曲的旋律线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3)歌曲《长江之歌》的合唱技巧:合唱需要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对于初次接触合唱的学生来说,掌握合唱技巧是一个难点。 (4)歌曲《长江之歌》的词曲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累。 (5)歌曲《长江之歌》的音乐风格: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歌曲《长江之歌》的演唱技巧、曲调和节奏、词曲创作背景以及音乐风格,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框架。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唱或播放专业演唱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歌曲的演唱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 (3)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歌曲《长江之歌》的合唱技巧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音乐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软件练习歌曲的演唱,帮助学生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3)实物展示:展示长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合唱技巧,提高学生的合唱表现力。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长江的美丽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