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7007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构成我们今后荣耀的不是我们从何处来,而是我们往何处去。对此,你怎么看?”导写及范文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250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们,2024届,导写,怎么,对此,处去
  • cover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构成我们今后荣耀的不是我们从何处来,而是我们往何处去。对此,你怎么看?”导写及范文 材料: 有人说:构成我们今后荣耀的不是我们从何处来,而是我们往何处去。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立论为主 1. 抓类型:现象类、思辨类 2. 抓对象:今后荣耀 从何处来 往何处去 3. 抓矛盾:往何处去构成今后荣耀VS从何处来构成今后荣耀 4. 抓内涵: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努力塑造未来,追求荣耀,而不是被过去局限 5. 抓思辨:从何处来决定我们的起点,对今后荣耀也有巨大的影响 6. 亮观点:《英雄莫问出处》《但问前路 莫问出处》《开局不完全代表结果》 思路梳理: 1. 引材料: 名言引:“好汉不提当年勇。” 现象引: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强调自己过去的辉煌事迹,可在未来无所成就。 事例引:方仲永起点很高,天赋才华都很出众,最终却泯然众人矣,再也无法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耀。 2. 析材料:下定义 什么是“从何处来”? 一个人的家庭的状况、社会地位、文化传统、教育经历、社会经验、成就与失败等。 是对个人历史和背景的盘点和反思 什么是“往何处去”? 个人的未来愿景、目标或人生方向 是对个人未来和潜能的展望 3. 归因分析:比较中的逻辑推进 构成我们今后荣耀的为什么不是从何处来而是我们往何处去 1)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会,个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成长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相反,起点或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它们虽然影响了一个人的开始,但不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荣耀 2)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决心改变现状和未来,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从何处来的被动接受无法比拟的 3)往何处去”比“从何处来”更能决定未来的荣耀,体现了一种平等的价值观,不论个人的起点如何,每个人都应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善生活和实现梦想 4)如果过于沉湎过去,可能产生消极情绪或对现实失去信心。相比而言,专注未来更激励我们 5)鼓励个体向未来看齐,追求更高的目标,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创新。如果社会只注重个体的出身而不是他们所能达成的成就,那么社会的进步将会受到限制 4. 弊端分析:一味强调构成今后荣耀的不是从何处来,而是往何处去的弊端 1) 割裂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从何处来决定了你的现在,如果一味强调不是从何处来,而是往何处去,容易忽略当下,好高骛远 2) 明确从何处来,可以合理运用既有资源,扬长避短,如果一味强调不是从何处来,而是往何处去,可能会选错赛道,错失机会 5. 思辨1:为什么从何处来也构成今后的荣耀 1)从过去的经历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个人都能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生活,也为未来的挑战提供了应对的智慧和能力 2)个人的出身和成长背景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价值观和信念指导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对未来的追求和成就有着潜在的影响。 6. 思辨2:二者关系 1)从何处来是往何处去的基础 2)未来的往何处去会变为更未来的从何处来 7. 个人独特思考: 荣耀不仅指个人荣耀,也可以是文化荣耀、历史荣耀、民族荣耀 8. 措施分析:如何做 1) 不沉溺于辉煌,继往开来 2) 积极树立目标,孜孜以求 考场高分范文 无问西东 有人说,构成我们今后荣耀的不是我们从何处来,而是我们往何处去。这仿佛表明,“荣———成了可被具象化的宝物,可在“从何处”同“往何处”间求索而得。 “从何处来”或可看作个体过往的成就、学识等人生收获的总和,却同时也囊括了生平经历的一切辛酸悲苦。它代表了一切“我之所以为我”的基本人格特点,定义了个体的存在状态,但也成为人们“反求诸己”的靶心。 “往何处去”在广义上不仅寓示着人的志向之所在,亦暗示着个人在经历了“从何处来”的修炼后,形成的价值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