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7627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查补能力·提升练05 “多选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新题型)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1630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2024届,学案,题型,新题型,作文
    提升练05 “多选一”任务驱动型作文 目 录 01 挑战主观题·查能力漏洞 02 攻克重难(重难、题型、考向)·补能力漏洞 03 能力提升演练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 四、写作(60分) (安徽、贵州)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1.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 2.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3.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部分先叙述中国有许多具有独特人文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们可以是具体的物质遗产,如名胜古迹,也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然后设置情境,校刊开设“文化遗产”主题栏目,准备向同学们征稿。 材料第二部分设置了三项具体的任务,一是向大家介绍一项文化遗产,要注意从人文内涵出发,突出重点。二是向大家陈述一项文化遗产,介绍它的历史、现状、保护、传承。三是讲述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示该文化遗产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综上,本次作文的核心词语是“文化遗产”。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蕴藏了不可估计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总是激发起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豪之情。文化遗产可以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家乡所在地区的某项文化活动、民间技艺、民俗活动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本次作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也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认同之感,彰显了价值观导向,彰显了真实写作的情境取向,彰显了写作的交际功能。 写作时,第一个任务可以以说明为主,来介绍一项文化遗产,注重人文内涵的阐发展,着眼文化遗产的象征意义,如天坛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苏州园林中蕴含的中国人的自然观念,京剧中蕴含的中国人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象棋中蕴含的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思想等。第二个任务可以以记叙、议论为主,同时辅以说明、描写,来陈述一项文化遗产,彰显遗产保护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提出在继承之中创新,在遗产的枯枝上发出新芽,让遗产“活起来”等见解,如京剧改编,或者故宫新文创、汉服融入生活等。第三个任务可以以记叙为主,辅以抒情、议论,来借故事展示文化遗产的魅力,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会,注意以小见大。 【立意】 1.让民俗活动,在生活中“活”起来。 2.文化技艺,在保护中传承。 3.文化古迹,彰显文化底蕴、文明传承。 【名言警句】 1.岁月失语,为石能言。———冯骥才 2.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 3.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 4.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 5.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6.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北岛 7.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张涛甫 8.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