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47855

第二单元 多向解读高中语文课内写作素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2-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47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多向,解读
  • cover
2024多向解读高中语文课内写作素材(统编必修上) 第二单元 【课文素材梳理】 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教材定位】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篇人物通讯叙议结合,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扎根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其中他的一个梦尤能凸显一个科学家济世的情怀:“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同时,也足见其对自己研究的痴迷,以至于梦中所想,还是水稻。 【素材概括】 真正的科学家,不光要有过硬的科研水平,执着于学术的精神,更要有济世为民、奉献国家的情怀。正如袁隆平,他一生扎根农村,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心心念念的是如何增产增收,如何让更多的百姓摆脱贫困,远离饥饿。 【适用主题】“专注”“奉献,服务百姓”“勤奋” 【运用写作】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拓展:句段素材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袁隆平 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隆平 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袁隆平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新华网评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颁奖词 人物素材 【事例一】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早刊载在《科技日报》上,入选教材前,作者沈英甲曾多次修改文章,删除了原本为《科技日报》的科研读者们介绍的技术细节,从而集中表现袁隆平的人物形象,让中学生读来更加流畅易懂。他希望自己笔下的袁隆平,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而不仅仅是执着的工作者。沈英甲无疑是幸运的,采访袁隆平的机会很难得,作品能被年轻人学习更是殊荣。他谦虚地说,这篇稿件的成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还离不开负责录入、编辑、校对等工作的同事们,同时也离不开审稿时提出意见的各位领导,它凝结了大家的心血。 【适用话题】 “宣传”“走进人物”“文章修改”等。 【事例二】 作家郝安曾带着清样稿,请袁隆平审定有关袁隆平自己的一篇文稿。袁隆平拿着稿件仔细阅读,不一会儿,他说:“错了一个字,这是‘身价’,不是‘身家’。”说罢,他拿起笔改正了。一会儿,又听他自言自语,“我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字丢不得。”边说,他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