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49905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3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格式,教学设计,沂蒙山小调,小调集萃,初中
  • cover
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沂蒙山小调》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学唱《沂蒙山小调》,让学生感受沂蒙山区人民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 艺术表现:通过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文化理解:通过介绍《沂蒙山小调》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了解沂蒙山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4. 创意实践:通过改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5. 学会学习: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厚,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和表现力;而有些学生则对音乐兴趣不大,音乐基础相对较弱。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感悟。在音乐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提高。在音乐素质方面,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3.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而有些学生则容易分心、缺乏专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对《沂蒙山小调》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音乐基础较好、兴趣浓厚的学生,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对于音乐基础较弱、兴趣不高的学生,他们可能会感到学习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5. 对教学策略的建议: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教师应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对于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次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包含了《沂蒙山小调》的乐谱和背景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本次课程将使用以下辅助材料: a. 《沂蒙山小调》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便学生能够听到和看到原版的演唱和演奏。 b. 沂蒙山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的背景。 c. 《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的讲解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3. 实验器材:本次课程不涉及实验,因此不需要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本次课程的教室布置如下: a. 教室的前面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沂蒙山小调》的乐谱和背景资料。 b. 教室的后面设置一个多媒体展示区,用于播放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c. 教室的两侧设置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在这里讨论和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理解。 d. 在教室的角落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用于展示和演示《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沂蒙山小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