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53496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3112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写驰马射虎的孙权)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下面诗句写的是谁? 苏轼对哪位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情有独钟,并写入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演义》主题曲 作者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文题解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歌妓,玄宗每年遊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 “赤壁怀古”是题目,涉及词的内容 1、典型字 故垒( ) 公瑾( ) 纶巾( ) 华发( ) 酹江月( ) 2、多音字 华发 谈笑间 纶巾 华山 间隔 涤纶 lěi jǐn guān huá lèi huá huà jiān jiàn guān lún 名家范读: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2、古今异义 千古风流人物 3、词类活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强虏灰飞烟灭 “尊”通“樽”,义为“酒杯” 古义:杰出有才华之人。 今义:轻浮放荡;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灰: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烟: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1、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赤壁景观?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岸、千堆雪(浪) 营造出了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意境。 2、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哪几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1)翻译 (2)“乱石穿空”运用夸张, 从形状上写出了石壁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惊涛拍岸”是从声音上来写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4)“卷起千堆雪”是运用比喻,将“浪花”比喻成“千堆雪”,从颜色上写出了浪花的汹涌,江水气势磅礴, 上阕小结:写赤壁的壮丽风景。起笔空阔,时空结合,给人以沧桑的历史感。“故垒”照应“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表明作者是“借地抒情”。接着用凌云健笔勾画赤壁壮景,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末句照应篇首,气势郁勃,道出作者对历史的慨叹。 赏析下阕/下片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请分析周瑜的形象 年轻有为 从容潇洒 风度翩翩 指挥若定 战功卓著 周瑜形象分析: 年轻有为 从容潇洒 风度翩翩 指挥若定 战功卓著 2、作者为何要缅怀周瑜? 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与敬仰,并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时光流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 3、请赏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