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计算机 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计算机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认识计算机》一课作为贵州教育-出卷网-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二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认识。本课通过详细介绍主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主板、存储器等核心部件,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通过介绍外部设备中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让学生明白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方式。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形成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识别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重要性,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各个部件的功能,形成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意识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思维:通过了解计算机主机的中央处理器、主板、存储器等核心组件,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外部设备(如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数字化学习和创作,如利用键盘输入文本、使用打印机打印文件等,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在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基本安全常识,形成对计算机硬件使用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培养信息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 了解主机 难点 掌握外部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不同款式的计算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主机和外部设备。 观察计算机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组成的初步认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提问和分享,了解学生的前置知识,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讲授新课 环节一:主机的认识教师活动:介绍主机概念: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计算机的“大脑”和“骨架”。展示中央处理器(CPU):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CPU,并解释CPU是计算机中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CPU的主要功能,如算术运算、逻辑判断等。讲解主板的作用:用图示或模型展示主板,并解释主板是计算机的“骨架”,连接着各种硬件部件,如CPU、内存、扩展卡等。说明主板上的主要接口和插槽,以及它们的作用。介绍存储器:内存:解释内存是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用比喻(如“记事本”)帮助学生理解内存的快速访问特性。硬盘:介绍硬盘是长期存储数据的地方,容量大但访问速度相对较慢。用比喻(如“图书馆”)帮助学生理解硬盘的存储特性。环节二:外部设备的介绍教师活动:输入设备:键盘:展示键盘,并解释键盘是常用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文本和命令。演示键盘的基本操作,如打字、输入特殊字符等。鼠标:展示鼠标,并说明鼠标用于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移动和选择。演示鼠标的基本操作,如单击、双击、拖动等。其他输入设备:简要介绍其他常见的输入设备,如触摸屏、扫描仪、麦克风等,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输出设备:显示器:展示显示器,并解释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输出的内容。介绍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等基本概念。打印机:简要介绍打印机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可以展示打印机的实物或图片。其他输出设备:简要介绍其他常见的输出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认真听讲,观察图片和多媒体资源,理解主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问或讨论,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