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68128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47922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 学习目标 了解创作背景; 抓住诗眼,体会思想情感变化;(重点) 分析文中“比兴”手法的用法; 通过知人论世,体会作者门阀制度下,命运不公的愁苦心情。(难点) 新课导入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注: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此诗在坦荡真率的赞语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诗的钦仰和对李白才情的认可和喜爱 作者介绍 鲍照(412–470年),字明远,南北朝时期东海(今属江苏)人;曾任临海王刘子顼[xū]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擅长写乐府诗,被誉为“乐府第一手”。 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或“南照北信”; 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其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 但空有一腔才华,不被朝廷重用,终生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雄肆、奔放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再配以丰富的现实题材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其创作显示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有机的统一。 兼长众体,而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尤善乐府,继承了前代乐府的优良传统;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继承并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风格俊逸,气骨劲健,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面貌,对后世李白、岑参、杜甫等有较大影响。 内容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作者介绍 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最主要特征是按门第高下来选拔与任用官吏。 在政治上,门阀大族把握中央和地方政权,世族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世族与寒门两个阶级不相往来,不与寒门通婚,只与高门望族结亲,甚至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门阀大族联结、周旋;严重阻塞了寒门之子的仕途之路。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 解题 拟:摹仿,仿照。 ①《行路难》:是乐府旧题,本为汉代歌谣。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②后世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在按乐府日题创作的作品题目前多冠以一“代或“拟”字。 鲍照《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初读诗歌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初读诗歌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的命运也像流水一样是既定的,怎么能走着坐着都发愁呢? 斟酒自饮以自我宽慰,却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不是木石,怎会没有感触?只是徘徊不前不敢出声而已。 初步感知 思考1:本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最能体现情感强烈 描写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