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0017

14.2《变形记(节选)》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26476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2,变形记(节选),课件,23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当代社会,又有多少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在默默承受着西西弗斯的惩罚。“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卡夫卡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学习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的特征,思考人的生存问题;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形。 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 普鲁斯特、詹姆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地洞》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 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作者简介 卡夫卡(l883~1924) 卡夫卡 写作背景 《变形记》创作于191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卡夫卡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文学常识】 本文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至少可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解题 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理清思路 1、指名概况本文内容大意 文章主要写了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为甲壳虫后的心理活动及艰难起床、开门的过程和众人看到格里高尔后的反应。 2、课文第一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点题,整个故事都围绕着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这一荒诞事件展开的,同时制造悬念,引导读者去探求荒诞中的本质。 3、第一段结尾部分说:“庆幸自己在旅行中养成的谨慎习惯:即使在家里,夜间也要锁好所有的门”,这句话有何深意? 明确:反映了人与人的疏离。外部世界对人的挤压,人对外部世界的戒备,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冷漠。 理清线索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4.本文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家里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