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2008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浙江省各地模拟考高频考点【历史】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15375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社会,道德,法治,浙江省,各地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浙江省各地模拟考高频考点【历史】 【古代史】 中国历史纪年表: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生产力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举例:提炼促进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设施的完善、优良作物的引入、统治阶段重视农业生产、劳动人民勤劳智慧有创造力等 四大发明 (1)造纸术:①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②改进: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意义: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北宋毕昇)———木活字———铜活字印刷(元); 传播:朝鲜(13世纪)—日本及东南亚—波斯(经丝绸之路)—欧洲(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 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指南针:①发明与发展: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称为“司南”;宋代制成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②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 举例:宋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宋造船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配备指南针;海上交通发达,形成了多条航线,海外贸易航线长,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4)火药:①发明与发展:唐朝已经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②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意义: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工程建筑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扰;处于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是,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北京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结论: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举例:用史实论证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热点》P184 用史实论证观点“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热点》P183 7. 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 《热点》P108 (1)结论:影响水陆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古代: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国力强盛为大规模交通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代: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运输业;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和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投资并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2)水陆交通的建设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利: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影响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古代交通发展的影响还应加上: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 弊:水陆交通的建设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民族交往与交融 《热点》P7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