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6626

【核心素养目标】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2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初中,人音版,格式
  • cover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沃尔塔瓦河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0日 上午第一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杰作,它描绘了捷克人民的民族精神,是捷克人民的骄傲。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欣赏这首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2. 通过对《沃尔塔瓦河》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4. 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5.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解决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欣赏、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内涵。 突破策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这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等。 2. 难点: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和音乐主题。 解决方法:采用音乐分析软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曲式结构,同时结合音乐主题进行讲解。 突破策略: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主题的变化,加深对曲式结构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结合音乐欣赏、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内涵。 2. 教学活动设计: (1)音乐欣赏:在课堂上播放《沃尔塔瓦河》,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作品的音乐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创作背景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案例研究:选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其与《沃尔塔瓦河》的异同,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4)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与民族音乐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音乐主题等,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作品。 (2)视频:播放与《沃尔塔瓦河》相关的纪录片或音乐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背景和创作过程。 (3)在线工具:利用音乐分析软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提高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 (4)音乐素材:提供《沃尔塔瓦河》的乐谱和相关音乐素材,方便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5)多媒体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正常使用,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视听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创作背景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沃尔塔瓦河》的音乐风格和内涵。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