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6827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830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试题,历史,期中,学期,学年
  • cover
苏州市振华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2024.04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说明《共同纲领》( ) A.宣示了阶级矛盾的消除 B.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C.昭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D.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2.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 4.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内容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C.“一五”计划期间,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D.“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5.据统计,1956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人工资和农民收入比1952年分别提高36.8%和24.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 A.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 B.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均衡发展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6.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重大会议的开幕中这样写道:“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地社会主义事业。”这次“会议” A.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民主与法制的重大成就 D.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采取1949年的全部没收,一个钱不给…还是拖十五年、十八年,由工人阶级替他们生产一部分利润,而把整个阶级逐步转过来……我们现在采取的这个方法,是经过许多的过渡步骤,经过许多的宣传教育,并且对资本家进行安排,应当说,这样的办法比较好。”“这样的办法”是( ) A.全部没收 B.合作化道路 C.公私合营 D.阶级转变 8.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9.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宏伟目标。“八大”作出这一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顺利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10.“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 A.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B.“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1.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