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7117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2375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三模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部分学校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他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他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他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他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素朴的辩证思想,这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有关,A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排除B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下图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胡人牛耕图 A. 北方民族交融 B. 江南经济开发 C. 中外之间交往 D. 北方政权分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由图片说明关键词:嘉峪关,胡人牛耕图可知,北方少数民族接受中原文化,学会了农耕生活,因此它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史实,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 从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和“会子”,古代中国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都市生活的繁华 B. 商业贸易的发展 C. 造纸技术的成熟 D. 消费习惯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和‘会子’”可知,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从金属货币到非金属货币,方便了流通,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商业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都市生活的繁华不一定是货币发生变化的原因,排除A项;造纸技术的成熟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是货币由重到轻便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4. “和而不同”是和谐哲学的精髓,是处理民族关系所遵循的重要准则。现阶段更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哲学观,着力协调发展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下面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史实是(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文成公主入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例如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题干强调的民族政策不符,排除A项;玄奘西行,从天竺带回来大量佛教典籍,促进了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与题干强调的民族政策无关,排除B项;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与题干强调的民族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 在近代中国一系列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 完善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 B.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C. 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向西方学习技术和先进武器的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