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1003

部编版初中历史初三下学期2024学年江西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探索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69542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历史,PPT,35张,课件,探索
  • cover
(课件网) 中国近代化探索 历史中考主题复习 沉沦中不断觉醒、自救 ——— 复习环节 考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梳理 激趣导入 拓展延伸 中考速练 教学内容分析:本专题内容包括:第3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第10课辛亥革命和第12课新文化运动,重组教学内容,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教材地位:四次探索历程,都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并寻求出路的过程,在中国近代史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考点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近代化探索的内容。 难点:理解中国的近代化是由技术到制 度到思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激趣导入 欢迎同学们来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博物馆, 中国近代化探索博物馆 图二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图三 汉阳铁厂 图四 京师同文馆 图五 留美幼童 【洋务展厅】 图一 图二 图三梁启超 图四康有为 图五同盟会机关报 图七 图六孙中山 【制度变革展厅】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红楼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陈独秀 【新文化展厅】 1915年 易服饰 【社会习俗展厅】 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是如何选择救国道路?又进行了怎样的不懈探索?让我们带着图片进入展厅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 知识梳理 01 02 03 篇章一:掌握近代化探索的背景 篇章二:夯实近代化探索的内容 篇章三: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影响 知识梳理 篇章一 掌握近代化探索的背景 时空坐标 1840年 1856年 19世纪60年代 1894年 1898年 1900年 1911年 1915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阶层开始近代探索。 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正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篇章二 夯实近代化探索的内容 历史事件 阶级派别 口号 洋务 运动 变法 图强 结果失败; 辛亥 革命 结束 ,建立 , 颁布_____ 没有改变_____ 进步的 知识分子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戊戌 变法 新文化 运动 代表人物 结果和意义 重要活动 奕 李鸿章曾国藩 张之洞左宗棠 自强 求富 建工厂、建海军、建学堂、派留学生 近代化 开端 但没有使中国富强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组织学会、报刊、翻译书籍、变法运动 思想启蒙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民主共和 革命著作、团体、政党、革命理论、报刊、起义、建立新政府、颁布宪法 封建帝制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社会性质 陈独秀 鲁迅 胡适等 民主 科学 创办杂志、撰写文章、任教北大、思想宣传 是一次 但: 思想解放运动; 有一定的片面性 活动一:自主复习,完成表格(5分钟) 活动任二:结合史料,运用知识 材料一“洋务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虽说它没有能让北洋舰队在黄海上击沉曰本海军吉野号,但至少让更多的人相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可能和希望。洋务运动的更大历史意义是播下了种子,播下了需要打开国门改革和学习的崭新思维。” 材料二“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朝统治者依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其统治的消极改良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1 )请说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两例即可)及时间。 答: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任意两位即可)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2 )洋务运动提出的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