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4099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946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训练,答案
  • cover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A.定居生活 B.学会用火 C.饲养家畜 D.种植粮食 2.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主要原因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5.“通过各种渠道进人南宋的契丹人,其杜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 B.政府引导 C.社会繁荣开放 D.经济重心南移 6. “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再这段话称颂的是 A. 汉文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7. 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升官员素质 B. 发展文教事业 C. 缓和阶级矛盾 D. 稳固国家政权 8. 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 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 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 9. “吾侪本蒙古商,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说这段话的应是( ) A. 努尔哈赤 B. 噶尔丹 C. 五世达赖 D. 渥巴锡 10.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1.如表为烟台某初中“胶东红色文化”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资料(部分)。 时间 创建的主要抗日救亡团体 1937年8月 蓬莱战地服务团 1937年秋 烟台抗日救亡歌咏队 黄县抗日救亡团 1938年1月 招远西北乡青年抗日救国团 据此推测,其研究的主题是胶东() A.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B.国民大革命如火如荼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救亡热潮的掀起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新中国诞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前来干预东亚事务,前锋直抵鸭绿江畔,企图扼杀中国革命。为粉碎美国的阴谋,中国()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 14.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箎、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