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4796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1《陈情表》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41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cover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为“至情至性”,所选篇目为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通过本单元研习任务群的目标引导,既要关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获得,也要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讲课文。教学《陈情表》首先要明确文本内容:李密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等;进而分析李密在陈情时的矛盾心理。通过阅读与感悟,理解李密“忠” “孝”不能两全的原因,以及提出“忠” “孝”两全之策的初衷,深入感悟作者的“至情至性”。 【学情分析】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基本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等文言现象。本文篇幅不长,情感贴近生活,学生一般能感知文章的主旨,并会受到形象、语言的感染。体悟文字表面“虚情”背后的“实情”则是学习的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基本大意。 2.整合文章内容,理清文本机构思路。 3.揣摩陈情艺术,理解作者的忠孝之情。 4.品味文本,深入探究作者的陈情艺术以及陈情初衷。 【教学重点】 掌握陈情艺术,体悟作者忠孝难全的矛盾。 【教学难点】 深入探究在当时背景下,作者陈情的初衷和目的。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忠孝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决定开展以“忠孝”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理解“忠孝”之意,传承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学习《陈情表》,看看当李密深陷“忠孝”难全之境地时,是如何化解矛盾的。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设计意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习活动要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能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效果评价: 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抓住主要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能激起学习热情,聚焦学习重点。 二、明确任务,探究文本 【学习活动 一】 初读文本, 明陈情之基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悲。 2. 那你在向别人陈述悲情时,希望得到别人的什么? 明确:同情,怜悯。这就是李密陈情的基础。 3.请同学们找到文中表达怜悯之意的词。 明确:矜(愍)。这个字是在文中有两个,意思是怜悯和看重。 4.请同学们圈画出这几个地方。 明确:“愍臣孤弱” “尤蒙矜育” “不矜名节” “矜愍愚23学语文 2023年第5期备课网页臣”。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一字立骨”,让学生迅速抓住文本内容,明确课堂任务。 效果评价:能快速阅读文本,提炼概括文本关键词。阅读和概括提炼能力得到锻炼。 【学习活动二】 品读文本,察陈情之术 (一)躬亲抚养,愍育之恩 1.阅读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李密的不幸。 明确:“父丧母嫁,祖母抚养;九岁不行,伶仃孤苦;两代单传,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点出关键字词:见:我,宾语前置句“慈父背见”。 成立:古今异义词,成人自立。 婴:动词,缠绕。 2.在这么多不幸中,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