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5493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007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南朝 · 宋 鲍照 “行路难” (1)道路难行。 (2)人生之路难行: 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3)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仕路艰难及离别伤感之意”。 “拟”:模仿。即学习模仿《行路难》写的乐府诗。 一、解题:《拟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本文是第四首。 这类诗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鲍照(约414—466)南朝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东海,久居建康(今南京),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xū]前军参军,子顼起兵失败,照为乱兵所杀。 诗、赋、骈文都有名篇,长于乐府,尤擅七言歌行,其诗反映出庶族地主对当时士族专权政治现状的不满。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乐府《拟行路难》十八首较有名,著有《鲍参军集》。 二、知人论世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 他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他的诗与著名诗人庾信一样清新, 也和鲍照的作品一样俊逸。 天各一方,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 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 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 寒门才子 “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才秀人微 怀才不遇 死于乱中 诗文品析(读懂大意) 朗读全诗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zhízhú zhuó 诗文品析(读懂大意)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把水倾倒在平地上, 水会自然依照地势向四处分流。 人生也(像这漫流的水一样)各有自己的命运, 怎么能走着坐着又叹息发愁呢? 想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吧, 但举杯饮酒因愈益悲愁而中断了歌唱<<行路难>>。 人心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慨呢? 欲说还休,欲言又止,不敢再多说什么。 诗中直接表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词(字)? 愁 诗文品析(整体感知) 为何发“愁”? “愁怨、愤懑”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水喻人,像倒在地上水自然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分流一样,人的命运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而人的命运,是由门第决定的。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把水倾倒在平地上,水自然依照地势向四处分流。 人生也(像这漫流的水一样)各有自己的命运,怎么能走着坐着都叹息发愁呢?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官员选拔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许多寒士的进仕之路,寒士们因为出身不好致使人生不能进入仕途之路,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下品”官吏,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于是,作者不由得发出的“人生亦有命”感慨,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背景简介 我们常说,“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而作者却认为“人生亦有命”。   这里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命”:门第。门第决定人生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又无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一“愁”———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