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5908

中考专区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外思想解放 运动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5664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课件,中考,专区,二轮,专题,复习
  • cover
(课件网) 专题3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古代思想碰撞--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实践 儒家 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法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根据课本知识,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主张“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①核心思想是“仁”;②主张“有教无类” ①主张“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主张“兼爱”“非攻” 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 2 3 4 4 5 6 7 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思考讨论:为何会出现百家争鸣?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 思想 政治、经济 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生产变革 知识拓展--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阶段 时期 表现 产生 发展 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打击 确立正统 巩固 深层发展 冲击 否定 重现 春秋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仁”的思想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战国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主张“礼治” 秦朝 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几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西汉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隋唐 科举制创立并完善,唐朝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 宋朝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等 近代 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现代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 认识:一种思想能否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实践,关键看其是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否符合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知识拓展--儒学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认识你自己 仁者爱人 PK 相同 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不同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强调“社会”的人; 强调人的平等, 强调“个体”的人 1.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士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D 二、中国古代思想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 2 3 4 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 完成下列填空,思考:加强思想控制的根本目的是? 三、中国近代思想觉醒--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完成下列知识连线,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 魏源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后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科学 变法图强 开眼看世界 思想启蒙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解放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觉醒 名称 时间 主要 人物 思想(口号) 影 响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 南方谈话 四、中国现代思想解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 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 2 3 4 4 4 4 4 4 4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023·陕西西安模拟)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西方之所以在技艺上比中国优越,是因为他们的制度比中国先进,徒效西方技艺远远不能强国。经过光绪皇帝的推荐,该书成了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时政类畅销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