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093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292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第三次,解析,原卷版,试卷,化学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大联考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I 35.5 V 51 Bi 2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宋代《千里江山图》中大量使用两种含铜的矿物颜料。对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孔雀石颜料和蓝铜矿颜料受热都可能变为黑色 C. 保存古画需控制温度和湿度,目的是防止孔雀石颜料等被氧化 D. 孔雀石颜料、蓝铜矿颜料耐酸碱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和受热分解都可能生成黑色固体CuO,B正确; C.古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易受潮和氧化,不易被氧化,C错误; D.孔雀石颜料、蓝铜矿颜料的主要成分都能与酸反应,不耐酸腐蚀,D错误; 故选B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常添加于葡萄酒中起保质作用 B. 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 碲化镉(CdTe)是制备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大面积全碳纳米材料———石墨炔,石墨炔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添加于葡萄酒中起保质作用,是利用其还原性,而不是氧化性,故A错误; B.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硅酸盐产品,氮化铝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据题意可知,石墨炔是一种碳单质,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D。 3.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又译为“链接化学”“速配接合组合式化学”,主旨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学合成。一价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可谓点击化学中的第一个经典之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的核外电子有15种空间运动状态 B. N、O、C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 C. 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4∶1 D. 丙炔的键线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核外电子分布在14个轨道上,因此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14种,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由于N原子的2p轨道有3个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B错误; C.中有8个σ键、2个π键,则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4∶1,C正确; D.丙炔中含三键的C为sp杂化,形成直线形分子,键角180°,D错误; 故选C。 4.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材料,由生物质5—羟甲基糠醛(HMF)、乙二醇为原料,在溶液中采用间接电化学氧化得到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其阳极区反应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羟甲基糠醛含有三种官能团 B. 可用或溶液鉴别5—羟甲基糠醛和2,5—呋喃二甲酸 C. 上述三种有机物都能使溴水或酸性溶液褪色 D. 2,5—呋喃二甲酸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和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5-羟甲基糠醛含有羟基、醚键、醛基和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A错误; B.2,5-呋喃二甲酸中含有羧基,羧基与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5-羟甲基糠醛中不含羧基,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