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1424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50446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素材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成就 第18课 导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壹 人造地球卫星 一星 两弹 核 弹 导 弹 原子弹 氢 弹 1.何为“两弹一星” ?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依据课本P90,梳理我国的核弹、导弹的发展的主要事件。 1967 1964 1966 1970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功勋人物: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 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中国多方面的努力下回到中国。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功勋人物: 邓稼先 两弹元勋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1947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根据材料,分析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于敏、邓稼先、钱学森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商丽娜《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登攀 国家 美国 苏联 英国 法国 中国 原子弹用时 6年 7年 13年 3年 5年 从原子弹到氢弹用时 7.3年 4.3年 4.3年 8.6年 2.8年 材料二: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材料研读:原子弹等核武器是一种大杀伤力的武器,中国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还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一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被原子弹摧毁的城市废墟 ①抵制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打破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 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史事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20世纪中国最大的科技计划;经费投入379亿元人民币。 火炬计划:1988年由我国国家科委制定。 星火计划:1986年初实施,是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改革开放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