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2778

热考题型四 教材经典实验 学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日期:2024-06-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889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热考,题型,教材,经典,实验,学案
  • cover
热考题型四 教材经典实验 1.观察类实验 (1)一般操作流程 (2)注意事项 ①显微观察类实验要先制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藓类叶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如脂肪的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成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②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类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都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汇总   典例1 (2023·浙江卷6月)为筛选观察有丝分裂的合适材料,某研究小组选用不同植物的根尖,制作并观察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下列关于选材依据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选用易获取且易大量生根的材料 B.选用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的材料 C.选用解离时间短分散性好的材料 D.选用分裂间期细胞占比高的材料   典例2 (2021·重庆卷)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再用清水处理后观察其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 B.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不能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 C.T1和T2组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 D.T3和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    2.提取和鉴定类实验 (1)一般操作流程 (2)注意事项 ①在显色实验(如物质检测)中,材料最好不带颜色或颜色较浅,也可在实验时对有色材料进行脱色处理。②在物质鉴定实验中,一般不设置对照实验。若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中,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③在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实验中,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这些材料中含大量蔗糖(非还原糖),还原糖含量低。 (3)实验汇总   典例3 (2023·广东卷)“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典例4 (2022·重庆模拟)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新鲜的苹果汁与斐林试剂混匀后,即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D.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模拟调查实践类实验 (1)一般操作流程 (2)注意事项 ①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统计的次数必须足够多,才能出现1∶2∶1这一比例,若统计次数少,很难出现特定的分离比;因绝大多数生物产生雌配子的数量少于雄配子的数量,故此实验两小桶中的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必须相等。②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实验汇总   典例5 (2023·新课标卷)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4.探究类实验 (1)一般操作流程 (2)具体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实验名称 自变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