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9697

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历史模拟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5315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历史,模拟
    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历史模拟卷(二) 历史 本试卷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 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半坡彩陶上最具特征的鱼纹(如图)是根据半坡居民在渔猎中的主要对象描摹设计加工而来,体态灵动的鱼的侧影被绘在红陶色的坯体上,色彩对比鲜明,画面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半坡鱼纹彩陶( ) A. 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特征 B. 主要用于日常饮食生活 C. 反映了农业尚未萌发的状态 D. 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2. 西周晚期使用编钟的人群可以分为周王、诸侯与王室成员、王室高级官吏、家臣等四个等级,青铜乐器被作为随葬品只能入葬于诸侯、世卿等高等级贵族墓中。这折射出,当时( ) A. 分封制度完善 B. 礼乐习俗始兴 C. 铸铜技术先进 D. 等级观念森严 3. 李世民曾多次肯定秦朝帝王,他认为秦始皇“并吞天下,平一宇内,其规摹功业亦已大矣”。据此可知,秦始皇得到李世民肯定的原因是( ) A. 讨伐暴君有功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建立集权制度 D. 平定地方叛乱 4. 近百年间关于“尊崇儒术”问题的研究,经历了钱穆等人基于历史文化语境强调其历史必然、翦伯赞等人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其批判、改革开放以后从概念出处等展开辩论和解释三个阶段。这表明了( ) A.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历史必然 B. 我国对“尊崇儒术”研究已趋完善 C. 历史问题的研究具有时代的印记 D. “尊崇儒术”得到后人的一致肯定 5. 南朝统治者把广辟农田、劝课农桑的情况作为地方官吏奖惩的依据;政府设立学校,教化民众;一些地方官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据此推测,当时江南经济开发得益于(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社会安定 C. 北方民众南迁 D. 政府施政得法 6. 贞观年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取经,途中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向西域诸国传授了大量中原的佛法教义。从天竺取经归来后,口述完成《大唐西域记》。玄奘西行( ) A. 向其他国家宣传中华文化 B. 推动文明间交流融合 C. 宣扬了大唐王朝强盛国力 D. 确立了佛教正统地位 7.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等措施,是对《周礼》救荒之政的新发展;同时南宋朱熹的社仓法,直接导源于青苗法”。该学者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 ) A. 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 B. 起富国强兵的作用 C. 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D. 有独特的创新之处 8.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调工商业为末业。明中后期,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商贾中儒者的赞扬逐渐流行,儒商、儒贾渐成以褒义为主的词语。这一现象表明( ) A. 商人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B. 重义轻利思想逐渐被抛弃 C.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 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结合 9. 下表反映的节日是( ) 原始含义 《易经》中“阳爻为九” 文化根源 “秋收敬天祭祖”民俗 确立时期 唐时被定为正式节日 主要习俗 插茱萸、登高、祭祀、敬老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