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9906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03454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核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 氢弹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核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原子弹)和聚变武器(氢弹)。 带有弹头和动力装置的高速飞行器 1.“两弹一星” (1)含义: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背景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6年《论十大关系》) “我们也要有原子弹!”“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5年毛泽东谈话 (一)横空出世:两弹一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64年 10月16日 1970年 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 第5个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国家 第4个自己研制 氢弹的国家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成就: 1.“两弹一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在中国核武器史上永远少不了一个人的存在———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良好的成绩圆 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1947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 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 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理论研 究工作奠基者。 邓稼先(1924-1986)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邓稼先 中国原子弹历时5年,氢弹历时2年8个月。 苏联原子弹耗时6年9个月,氢弹4年。 美国原子弹历时6年,氢弹7年3个月。 法国原子弹耗时15年,氢弹8年6个月。 年仅62岁 (3)代表人物: 1.“两弹一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 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 教授。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 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中国多方面 的努力下回到中国。 我宁肯枪毙他,也不允许他回到共产党中国,他太有价值了,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抵得上3到 5 个师的力量。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 (3)代表人物: 1.“两弹一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各国原子弹与氢弹成功研制的时间间隔 法国 美国 英国 苏联 中国 8年零6个月 7年零3个月 4年零7个月 不到四年 2年零8个月 邓稼先 (1924—1986) 钱学森 (1911—2009) 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 精神 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结合阅读教材92页材料研读和材料三,想一想中国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