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9943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36099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复习,第三,期末,下册,历史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单元复习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修建,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4.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洲入主中原。 5.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知道雅克萨之战。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7.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8.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主要区别 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主。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 历史是客观真实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不包含主观的感触想法,而历史小说大多以历史背景中的人与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再创作,可增减、虚构,虽有一定史实作基础,但不能当作历史。 史学基础素养 天干地支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概念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年法,用天干和地支组合,每增加一年,天干和地支各向后推一位,每六十年一个循环,如2023年是癸卯年、2024年是甲辰年 干支纪年 史学基础素养 干支纪年 中国古代史时空线索概述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既有统一,又有分裂,但分裂只是暂时的,而且在局部分裂中依然孕育着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时空建构 时空建构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核心 事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对外交往 科 技 文学艺术 反侵略斗争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 《红楼梦》 董其昌 徐渭 昆曲《牡丹亭》 昆曲《长生殿》《桃花扇》 京剧 君主专制 1368年 16世纪中期 1636年 1644年 1653年 1684年 1727年 18世纪中期 1840年 1405年 1713年 1685、1686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 迁都北京 明朝建立 册封达赖 明朝 清朝前、中期 设置驻藏大臣 1433年 顺治帝 1662年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册封班禅 设台湾府 平定大、 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 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废丞相、设三司、厂卫 设军机处 郑和下 西洋 “闭关锁国”政策 思 想 八股取士 文字狱 考点排查一: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标: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1.明朝的建立、与灭亡(1368-1644) 建立 灭亡 2.朱元璋强化皇权 地方 中央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1644年4月,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明崇祯帝自缢,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①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