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0373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4年九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抽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54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4年,九年级,教学
  • cover
2024.届九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抽测 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道法、历史合卷。 3.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则材料记载的是汉武帝( ) A.确立察举制 B.铸币权收归中央 C.实施“推恩令” D.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食肉饮酪”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乳酪生产加工技术,民间饮酪风气兴起。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原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 B.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不断汉化 C.《齐民要术》是北朝畜牧业专著 D.北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 3.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材料甲 材料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汉】司马迁《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南朝】沈约《宋书》 A.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C.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4.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募役法 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5.右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企业逐步走出发展困境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民用企业比军用企业更重要 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6.《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一书中写到:“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反映出( ) A.维新变法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B.近代中国人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化 C.社会各阶层向日本学习的热情 D.甲午战争彻底唤醒了民族觉醒 7.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B.使工人阶级登上舞台 C.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8.抗战时期,丰子恺以强烈的民族感情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创作了一系列漫画,右图为其中一幅,名为《众擎易举》,这幅漫画旨在彰显( ) A.团结抗日的意义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国画艺术的魅力 D.青铜工艺的精湛 9.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的生活经历的一种载体,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写于1953年的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制化 D.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10.1984年3月,《福建日报》刊登了福建55位国有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认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这反映了( ) A.个体经济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B.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紧迫性 C.社会主义市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