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2403

湖北省黄石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922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考试,答案,试题,历史,七年级
  • cover
2024年春季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公元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 ) A.隋朝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唐朝的建立 D.南北朝的建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而到了隋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这项制度指的是( ) A.察举制 B.分封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唐太宗在位20多年,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怀纳谏,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史称( )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曲辕犁由11各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 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 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情况是发生在 ( ) A.隋朝 B. 唐朝 C.汉朝 D.宋朝 5.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 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材料中提到的政 策指的是(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重文轻武 D.对外开放 6.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从唐朝中期开始的,最后完成于( ) A.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唐朝时期 7.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史实,如“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岳飞抗金”,这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8.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半两钱 B. 五铢钱 C.交子 D. 会子 9.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了解 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南宋 B. 元朝 C. 明朝 D.清朝 10. 邓小平同志曾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 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上的一部分”的 是 ( ) A.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B.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C.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D.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11.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两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为了实 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元世祖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12.元朝统一全国后,南方的书籍成船成车地运到北方。北方士人到南方访友问学,南方士人则 终于有机会游历中原诸多的名山大川或孔孟故里等人文胜地。这( ) A.推动了文化交流 B.扩大了元朝疆域 C.消除了民族隔阂 D.加强了边疆管辖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水利工程】(10分) 材料一:隋代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 防力量,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20余年之间,充分利 用了过去开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 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开凿大运河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功能。(6分) 材料二:皮日休《汴河怀古》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2)结合诗句与教材,概括“隋亡”的原因以及大运河最重要意义(4分) 14.【中外交流】 ( 10分) 材料一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日本 最终成功。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