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4654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4576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试题,历史,期中,学期,学年
  • cover
溧阳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1.5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统治者残暴 B.实现了统一 C.繁荣而短暂 D.大运河开通 2.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统治者合理的政策 B.和平稳定的环境 C.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D.贤臣能将的辅助 3.诗人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人元稹《法曲》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二者都反映出唐代( ) 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绘画题材十分广泛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4.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A.洛阳家家学胡乐 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 5.杜甫《垂老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首诗描写的5.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景象(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文景之治 6.宋代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出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现象,这是因为宋代( ) A.重视科举 B.重文轻武 C.官员众多 D.国力强大 7.从北宋与辽、西十分广泛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没有什么不同。在宋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的是( ) A.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B.元吴向宋称臣 C.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D.宋给西夏岁币 8.下面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9.下列活动探究的主题是两宋时期(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交子”胀破了北宋王朝》———宋佳 欣赏绘画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观看视频 《话说市舶司》———名人讲堂(魏峰;第六讲) 观察地图 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 A.市民生活多姿多彩 B.经济中心向南转移 C.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商业贸易繁荣兴盛 10.有同学在搜集史料中发现,元朝统一后,许多南方士人前往北方旅行考察,从河川到山岳,从城邑到宫阙,他们走访孔子故里曲阜,汉唐故都长安、洛阳,北宋故都开封等地。这段史料可以用于佐证( ) A.南方缺少历史文化资源 B.元朝统一加强南北联系 C.国内民族矛盾基本消除 D.南方士人社会地位提高 1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和整理了如表所示的素材。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中国古代( ) 人物 … 玄奘 鉴真 崔致远 马可·波罗 … 国籍 … 中国 中国 新罗 意大利 … 事迹 … 西行天竺 东渡日本 来华求学做官 来华做官游历 … A.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D.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 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 13.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使用胶泥刻制活字,“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然而,现代有人认为普通黏土烧制的泥活字容易破碎,不能用于印书。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实验证明,使用黏土制字,经高温焙烧后的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