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6203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58906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寻找生命的诗意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 学习目标 1.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炼字、分析手法等形式鉴赏诗词,感受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2.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语言的独特表达。 3.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理解曹操与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生命的诗意,尝试写文学短评。 活动一:围城———直面生命的困境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贤才不得,功业未就,一统天下的宏愿未能实现。 活动一:围城———直面生命的困境 2.曹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无数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为什么还说自己的生命好像朝露呢? 预设答案:因为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年龄已大,所以内心非常痛苦。 理想越是宏大,追求越是迫切,来自时间的压迫感就越强。 如今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五十三岁理想还未实现,人生又剩下多少岁月?坚持还是否有意义?这是何等的残酷。 活动一:围城———直面生命的困境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问:为什么叫做误?是不小心吗?那是什么意思? 预设答案:错误的 问:一个人否定自己行为叫做———自我批判,可是如果否定掉自己前三十年呢?这意味着什么? 预设答案:这是对自己从小建功立业理想的否定,也是对浪费的青春岁月的悲痛。这是对官场与现实的厌恶,对前半生人生理想青春岁月的否定。谁不曾壮志凌云?谁又不曾豪情万丈?五十三岁,黄粱一梦,何其悲凉。 活动一:围城———直面生命的困境 ①曹操:生命短暂,求贤不得 ②陶渊明:官场黑暗,世俗束缚。 活动二:殊———突破生命的困局 ①曹操:广求贤才,志在天下。 问:《短歌行》写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此时的曹操已经一统北方,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即将挥师南下。但事实确实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结合你对《短歌行》的解读,在形势更加危急的状况下,思考曹操会不会放弃理想,甘心作守成之主? 预设答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志在天下,《短歌行》中的曹操意志坚定,相信他的本性就是如此,因而绝不会放弃。 ②陶渊明:远离官场,隐居田园 问:陶渊明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了一幅田园美景。请你尝试想象一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陶渊明每天会做些什么? 预设答案:躬耕田园,与三五好友相聚,欣赏美景。 陶渊明在《饮酒》中写下“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田园生活轻松惬意。 问: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预设答案:生活穷困潦倒,不擅长耕作因而生活艰辛。 同时期创作的另一首《归园田居》中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问:这仿佛才是生活的真相,结合《归园田居》,你觉得陶渊明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回到官场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吗?哪一句可以看作他人生的宣言? 预设答案: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他追求的是田园,也是对小国寡民安居乐业生活理念的坚持,也是与污浊世界的抗争。 活动三:同归———寻找生命的诗意 【班会目标】 预设答案: ①更欣赏曹操:在面对东汉末年的混乱,曹操挺身而出,不管遭遇多少困难,都不能改变他一统天下的决心,是真正的英雄。这鼓励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克服苦难,向目标冲击。 ②更欣赏陶渊明: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质高洁,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绝不能因为名利放弃自己的原则。 ③两人都欣赏:不管是曹操的志在天下,还是陶渊明归隐田园,都是对理想的坚守,是对自我的坚守,是拒绝向现实的困难低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诗意未必就是诗词歌赋里的青年男女桃红柳绿烟雨蒙蒙情意绵绵。 生命的诗意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