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4593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6299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抗战,学期,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附件3: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学科 历史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执教者 1 授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22课,本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开始,日军的侵华暴行,前两个子目呈现中国抗日战争进程,以及从局部抗战的全面抗战的特点。第三子目集中揭示侵华日军的暴行。日军暴行涵盖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空间上遍布中国大地,时间上贯穿整个侵华战争期间。 学 情 分 析 高一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已有比较详细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高中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在教学中应当加以引导,正确认识日军侵华的罪行,铭记历史,同时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理性爱国。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等史实考查日军侵华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图片、影像、史料等,认识日军侵华暴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顶柱。 教 学 重 难 点 (一)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 (二)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课 前 准 备 教师准备:理解课程标准,依据课标确定本课重难点,整合教材内容,搜集整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图片、视频等;制作课件、撰写教案和导学案;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课知识点内容,填写导学案。 教 学 方 法 教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问答法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5分钟) PPT出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学生起立唱国歌 学生分析歌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歌词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对那些受到压迫和剥削的人们的呼唤,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渴望,对于不再受到外来侵略和压迫的渴望。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保卫祖国的安全和稳定。“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句话则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危机时刻的坚定和勇敢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0分钟) ———20世纪30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师:请同学们回顾日本20世纪30年代前的侵华大事记 1.从全面侵华到局部侵华 问题1: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把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中国。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1)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材料二:经济大萧条将日本置于经济危机的漩涡中…日本此时考虑的是创造属于自己的经济自足区。 ———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2)日本为转嫁危机,对外扩张 材料3: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南昌讲话(1931.8.22) (3)国共内战提供有利战机 材料四:九一八事变前一天,美国国务卿与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达成一项秘密谅解: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 ———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 (4)西方列强采取绥靖政策 材料五: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5)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问题2:阅读教材,梳理日本是如何一步步侵华犯下弥天大罪的?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日本侵华的过程。 1931年9月18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