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6926

3.1 电现象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35726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九年级,物理,教科,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电路 第1节 电现象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素养) 2.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和两种电荷直接的相互作用规律。(重点) 3.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难点) 4.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仔细观察实验 猜猜看黑箱里面有什么?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电现象? 生活中的电现象 分组实验 探究主题:摩擦起电 实验过程:利用吸管和纸巾摩擦、丝绸和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摩擦起电,再靠近装有泡沫屑、碎纸屑、塑料纸屑的盒子。 实验现象: 。 吸管和纸巾、丝绸和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都能分别吸引泡沫屑、碎纸屑等轻小物体 实验结论: 相互摩擦的不同物体都能同时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2.两种电荷的定义: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3.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正电荷与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4.摩擦起电的过程: 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5.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的转移 摩擦起电 学生活动一:隔空驱动 ①用手驱动放在支架上用毛皮摩擦过的水管,再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驱动水管。 ②现象:水管受手的力的作用转动,橡胶棒也能驱动水管,让水管与橡胶棒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生活动 ①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靠近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相互 ; 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相互 ; ③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相互 。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二:探究电荷相互作用 排斥 吸引 排斥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6.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 7.验电器: (1)结构:如图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例1.小浩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从而使气球带上了电荷 B.若气球带负电,气球与一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该物体一定带正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若气球带负电,则摩擦过程中气球失去了电子 C 电流 学生活动三:莱顿瓶实验 用装满电荷的莱顿瓶, 并邀请3位同学一并参加, 体验电流 学生活动 8.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2)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 例2.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其中带正电、不带电。用带 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连接的一瞬间,自由电子从B流向A C.连接的一瞬间,正电荷从A流向B D.连接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 C 注意: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电子 电池 电池 学生活动四:制作一个硬币电池 两枚硬币(1毛铝制硬币、5毛铜质硬币),用醋泡过卫生纸,二极管。 学生活动 9.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电池 1.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2.摩擦起电(1)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应用:验电器: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