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7343

一年级上册劳动鄂教版第11课《社区公物我爱护》(教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9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年级,上册,劳动,教版,11课,社区公物我爱护
  • cover
一年级上册劳动鄂教版第11课《社区公物我爱护》(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社区公物我爱护》是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公物,了解社区公物的重要性,并学会爱护和保护社区公物。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应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社区公物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直观理解社区公物的含义,激发他们的爱护之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公物的保护中来。 三、核心素养目标 1.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2.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基本的社区公物维护技能。 3.劳动习惯与品质: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维护社区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社区公物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掌握爱护社区公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区公物的爱护之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公物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掌握爱护社区公物的基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维护社区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社区公物图片、视频资料等。 2.实物展示:社区公物模型或实物,如公园长椅、路灯、垃圾桶等。 3.实践活动材料:如清洁工具、绘画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首先,播放一段关于社区公物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社区公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公共健身器材、公共座椅、公共垃圾桶等。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社区公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出问题: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社区公物吗?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它们?”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社区公物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爱护它们的原因。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区公物的意义和价值。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社区公物的概念:在这一部分,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社区公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公物,并讲解其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社区公物,如公园里的健身器材、公共休息区座椅、社区内的绿化设施等,帮助学生理解社区公物的含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解释社区公物是由政府或社区居民共同出资建设,为全体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 2. 分类介绍社区公物:根据社区公物的用途和特点,教师将其分为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等类别,并详细介绍各类社区公物的作用。例如,公共设施类包括公园、图书馆、体育馆等,它们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场所;公共环境类包括绿化带、道路、标识牌等,它们为居民提供了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视频展示各类社区公物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 强调爱护社区公物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爱护社区公物对于维护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损坏社区公物的现象,如乱涂乱画、随意丢弃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对他人和社区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社区公物,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爱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