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8587

苏科版(2015)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23课 网络文明小公民》课堂练习及课文知识点(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2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科版,课堂,知识点,课文,练习,第23课 网络文明小公民
  • cover
苏科版(2015)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网络文明小公民》课堂练习 附课文知识点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病毒是( ) A. 一种生物病毒 B. 一种能自我复制且具有传染能力的计算机程序 C. 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 D. 一种计算机操作失误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不包括( ) A. 潜伏性 B. 传染性 C. 可治愈性 D. 破坏性 3. 当计算机病毒被激活时,可能会导致( ) A. 计算机运行速度加快 B. 计算机屏幕显示异常 C. 计算机自动关机 D. 计算机无法再次开机 二、填空题 1. 计算机病毒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特点。 2. 计算机病毒一般隐蔽在_____之中,很难被发现。 3. 计算机病毒能通过_____达到扩散的目的。 三、判断题 1. 计算机病毒能感染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2. 计算机病毒只能通过网络传播,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传播。( ) 3.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 4. 只要安装了杀毒软件,计算机就不会再受到病毒的威胁。( )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危害。 2. 作为网络文明小公民,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 附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B 2. C 3. B 填空题 1. 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破坏性 2. 正常程序 3. 自我复制 判断题 1. × 2. × 3. √ 4. × 简答题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主要包括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它们能够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激活,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慢运行速度,甚至破坏磁盘中的数据、程序和计算机的硬件。 2. 作为网络文明小公民,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首先,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链接;其次,定期更新和升级计算机系统和杀毒软件,确保安全漏洞得到及时修复;同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最后,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的软件和插件。 《网络文明小公民》课文知识点归纳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设计的程序或指令序列,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生物病毒,不会感染人体或其他生物。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 潜伏性:病毒能够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激活。 2. 隐藏性:病毒一般隐蔽在正常程序中,很难被发现。 3. 传染性:病毒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别的程序,进行自我复制,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 4. 破坏性:病毒能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慢运行速度,破坏系统的正常启动,占用磁盘存储空间,甚至能破坏磁盘中的数据、程序和计算机的硬件。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成为网络文明小公民的重要一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