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24560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547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备课,名师,下册,七年级,语文,统编
  • cover
(课件网) 21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新 课 导 入 龚自珍 (1792—1841年),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道、学、治三者不可分割,开知识界“慷慨论天下事”之风。他所作的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有《定盦文集》等,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作 者 简 介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己亥年,时年48岁的作者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背 景 链 接 字词积累 1.浩荡:无限。 2.落红:落花。 任务一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听读,划分诗歌节奏。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任务二 品读诗句,体悟情感 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夕阳西沉、黄昏将至,更添一种日暮穷途的感觉,暮色苍茫的气氛。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怨恨以及失落感交织在一起 这两句抒写离京时的心境 说说诗人为何而愁 诗人离开京城,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他为国家的命运而忧愁。 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落红不是无情物”,以花自喻,移情于物,已是胜人一筹;“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新生命的讴歌,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了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成为传世名句。 诗歌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 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 一是离别的忧伤。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 二是为国效力的决心。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 任务三 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比阅读《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 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 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 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 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