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8724

考前20天抢分策略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8548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前,新题型,解析,原卷版,题型,应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 (解析版) 热点新题型: 一、【赏词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之词语效果分析题,即在综合语段中,考查词语使用的作用及效果。这是新高考语用题中的“反套路题”。考题着力考查“效果分析”,凸显“语言建构与运用”和“审美鉴赏与评价”两大学科素养。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语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技法指导】 一、赏析词语的六个角度 词语在语段中的作用,需要结合具体语段进行实际分析。分析其效果时,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 1.从词义角度赏析。 主要从词语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的角度赏析。适合于词义丰富的词语,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指示代词等 2.从修辞角度赏析。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3.从语言特点角度赏析 词语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语体风格与语言特点。 从语体上看:①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②书面语庄重严谨。 从语言风格上看:语言风格有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幽默诙谐等。 4.从语法功能角度赏析 语法功能角度主要包括词语的词性、句子成分。分析其语法功能,是指从确认词语的词性及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明确其语法结构与语法作用。赏析语法功能作用时,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活用。 5.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写作手法主要包括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6.从语境角度赏析 词不离境。不同的语段,语境会不同。分析词语效果,最主要的还是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要根据语境分析词语的突出强调了什么,细腻描写或刻画了什么。 二、词语罗列效果 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①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 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③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④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⑤名词罗列,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三、人称使用效果 人称代词使用效果,应从叙述视角与叙述语气上去分析,不同的人称代词,在语段中使用效果会有一些不同。 ①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③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二、【赏句题】 三、【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有语法功能和修辞功能,以往相关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更多侧重于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2023年新高考Ⅰ卷在语言运用部分第一次从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角度设题考查,这一新动向应引起关注。 1.题型变化。变判断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与否为分析标点符号在特定情境中的作用(如逗号的表现力)。难度更高,在具体语境中分析标点的表情达意作用。 2.明考与暗考。“比较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题目,原句与改句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多有异同。其标点符号的不同,也就意味着表达效果(语气语调、情绪情感、思想内涵、强调侧重等)的不同。无论是明考还是暗考,分析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这一知识点是有内在关联的。 3.考查重点。考查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引导考生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作者可以借助标点符号构造特殊的语句以便更好地表达感情、刻画心理、描绘神态等。这时,标点符号就产生了积极的修辞作用。 【技法指导】 一、丰富文章内容。 【示例】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鲁迅《朝花夕拾·父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