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下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支架式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三年系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基本具备、掌握了写作常识和技巧,写作思维逐步提升。但也存在作文整体构思意识完备,却局部刻画不足的现象。面对描写内容单薄与语言表达单调的问题,部分学生久练无明显长进,以至于挫伤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目前,学生亟需提升描写思维与技法的指导,突破细节描写平乏的瓶颈。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多种描写手法,充实记叙文中描写内容,提升形象性语言的表达能力。 1.通过多角度观察景物,抓住景与人的联系,描写时“情景交融”。 2.通过形象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语言,刻画人物或景物姿态形貌。 3.借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人物或景物的独特细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角度、距离和色调,将景与人的描写融为一体。 2.通过形象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语言,刻画人物或景物姿态形貌。 3.借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人物或景物的独特细节。 教学难点: 1.发现人与景的情感联系,描写时做到情景交融。 2.借助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人物或景物的姿态形貌细节。 【写作教学支架设置点与支架类型】 教学支架设置点 支架类型 教学流程设计 程序支架 策略支架 “情境感知”环节 概念支架 策略支架 “示例引路”环节 元认知支架(思维、方法) “小试牛刀”环节 语言支架 知识支架 自我和交换评估环节 评价支架 方法 标准效果 优秀 合格 努力 打分 设景 情景交融 3 2 1 起范儿 姿态可摹 3 2 1 修图 细节突出 3 2 1 【写作评价】 若能将三者有机融合,再加1分,满分10分。 【教学流程】 给你的作文拍张“艺术照” 一、情境导入 教师呈现两张常规的证件照片,两人长相颇为相似。当学生无法分辨之时,再呈现一张明星的艺术照,与前两张形成鲜明对比,并指出明星乃是前者之一。 教师揭示谜底,试问同一个人,照片差异为何如此之大?这是因为“艺术照”经过艺术化处理,人物不仅显得轮廓立体、特点鲜明,更是神采奕然。而一般的照片,由于手法普通,即使明星也终“泯然众人矣。” 这像极了我们的写作,由于不精心的构思和修改,我们的作文不但平平无奇,而且常常雷同,仿佛同一条生产线上的产品,哪里还有个性,更谈不上出彩了。 那你想不想也学着给自己的作文拍张“艺术照”呢?那就跟我走进武老师的“摄影棚”吧。 二、设景 1.情境感知: (1)观察左图人物安娜的状况,同学们通常会这样描述: 安娜靠着……,席地而坐,翻看一本书。 假如这时她是在“图书馆”。图书馆的书架整齐有序、窗户高大敞亮,处处透漏着整洁、明亮与安静。我们可以增加这些景物的描写,并且把感受也写进去: 俨然的书架,明亮的窗棂,安娜靠着架子,席地而坐,静静地翻看一本书,独自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瞬间画面丰富了,情感也充沛了。 (2)观察右图人物李明的状况,同学们通常这样描述: 李明悠哉惬意地窝在……里,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一本书。 假如这时他是在“垃圾场”,你会不会感到意外,甚至有些感动,感动于知识的力量,感动于他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景物描写,把我们的感受也写进去: 遍及目野的尽是随处可见的垃圾,贯穿鼻腔的皆是满场弥散的酸臭,却见李明悠哉惬意地窝在一包破纸堆里,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一本书。 环境的对比,让李明的内心世界更亮了。 由此可见,好的艺术照,一定是人与景融为一体。让我们学着为自己的作文——— 设景。 2.示例引路: 如何选(设)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角度———俯仰平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