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41433

2024届青桐鸣高三押题卷作文导写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0次 大小:233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桐鸣,高三,押题卷,作文,导写
  • cover
青桐鸣2024届高三押题卷作文导写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柳如是决心赴死,以身殉国,表现出她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气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追崇的道德标准。历来有识之士,都自觉地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砺自己的情操和品格。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如此。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柳如是的壮烈行为和她所代表的民族气节,以及这种气节在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标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 柳如是的行为:材料中提到柳如是决心赴死,以身殉国。这显示了她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决心。这种行为体现了她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的重要性:气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所追崇的道德标准。它代表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质。这种品质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 气节对个人的影响:历来有识之士都会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砺自己的情操和品格。这表明,气节不仅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强和勇敢。 特殊时期的体现:材料中特别提到“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如此”。这意味着在国家和民族面临重大危机和挑战时,气节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在这个时候,更需要人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共同抵御外敌或应对内部危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总的来说,这段材料通过柳如是的行为展示了民族气节的重要性和价值,强调了它在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标准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先辈的高尚气节,从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立意: 节是民族魂。②弘扬民族气节,汲取精神营养。③追求气节,砥砺自我。 范文鉴赏: 气节之管见 黄树伟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崇尚气节的民族。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气节”作为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为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他们或捐躯赴义、或退隐山林,不论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屈节。有关这些“气节”之举不仅史不绝书,而且妇孺皆知。 在众多的常被用于类比“气节”品质特性的自然物中,竹子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古代的使臣出入关门皆持有象征意义的凭证或信物,即符节,它们多用竹子制成。汉代时中国派往西域的使臣所持有的节仗皆以竹为杆,上缀牦牛尾毛。《汉书·苏武传》中说,苏武被羁留匈奴期间,面对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赤胆忠心,大义凛然,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好在竹子节杖还在,苏武忠诚于祖国的气节千古流传。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与竹子有关的物件,即汗青。汗青是古代用来记录历史的竹简。古人记事的竹简,制作时需用火烤青竹以去除竹汗(脱水后不易腐,可长久保存),故称汗青。因此,记载于史册上的事迹又称“青史”。宋景炎三年,因叛徒引元军袭击,文天祥不幸被俘,拒绝逼诱,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现了气节的浩然价值。 在中国文人中,苏东坡对竹子的品性也有独特的深刻理解。他在《定风波》一词中有这样的句子“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以竹杖喻气节,人而有志,足可以藐视人生中任何风浪打击。可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